当前,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抓手,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苏州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已势在必行。因此,通过资料查询、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了苏州市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为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做好校企合作工作提供依据。
一、苏州智能制造产业现状
据悉,2016年和2017年苏州市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专项、工业强基专项和绿色制造专项共19项,累计获得资金支持近4亿元;17年,苏州市有41家企业申请进入国家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库,申请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05.3亿元。目前,全市累计建成98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列全省第一。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苏州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及时出台《中国制造2025苏州实施纲要》,深入贯彻国家决策部署,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主攻智能制造,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数据显示,近年来,苏州已基本形成了包含智能设计、智能生产等多个环节的智能工业体系。2016年来,苏州市规模以上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普及率已超过80%,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达到45%以上。全市共建有省级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示范区9家,试验区8家,国家级示范企业5家,省级示范企业63家,省级试点企业445家。据对全市“优势产业链企业信息调查”的样本分析显示,全市工业企业中开展智能设计的占比为26%、智能生产为41%、智能装备(产品)为42%、智能管理超过85%。
苏州将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坚持“政社企”联动推动智能制造,政府致力于政策引领营造生态,社会组织专注于服务引领提供支撑,企业定位于示范引领全面应用,通过“找准支点、打通堵点、彰显亮点”,深入推进全市智能制造,逐步形成苏州方案,从而推动“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转型。
以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等智能制造企业为对象(调研对象包括动力锂电池开发、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行业),对其人才需求、招聘途径、学生实习反馈等内容进行深度调研,进而了解苏州市智造产业人才需求现状,以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作。
(一)人员需求
苏州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目前正深入推进全市智能制造,从而推动“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转型。因此,智造人才成为苏州市迫切需要的人才。据调研发现,苏州市智能制造企业人才需求量大,每年平均招聘人数为160名,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每年招聘的人数高达200多人,高校每年输出的智能制造专业学生,可谓供不应求。其中,售后维修工、机器人维修、生产线维修等维修岗位是企业迫切需要人才的岗位。因此,面对社会发展潮流,智能制造类企业期待有更多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人才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研发中来,充实智造人才队伍,为实现“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转型添砖加瓦。
(二)招聘方式
面对大批量的人才需求情况,企业通常会依靠人才市场招聘会、中介公司等方式招募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其中,中介公司是智能制造行业主要依靠的一种招聘方式。但是,通过中介公司招聘的人往往是良莠不齐,且会让招聘公司产业额外产生费用。因此,广大公司将解决智能制造人才需求的方案寄托在高校上,希望高校可以开设智能制造专业,培养智能制造人才,解决企业用工荒的现状。
(三)年龄结构
智能制造作为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主要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因此,相比其他行业,智造行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普遍较低,基本在20-45周岁,个别企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7周岁,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年轻一代成为目前从事智能制造行业的主力军。
(四)对应届生评价
面对庞大的人才需求情况,社会人士已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因此,广大应届生成为企业你争我抢的“香馍馍”,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血液。但是,面对应届生在工作中的种种表现,企业普遍反映不尽人意。实践能力薄弱、技术知识面窄、管理知识不扎实,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成为众多毕业生的通病。所以,企业提出,希望学校可以加大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识,让学生可以尽早成名一名合格的准员工。
三、针对校企合作的反思总结
(一)校企共同制定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标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共建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专业,联合企业共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以《中国制造2025》为标准,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素养,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在操作、编程、调试和维修等方面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二)校企双方加快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培养智能制造人才,需要加快校企在基础设施、师资等方面的合作。因此,为切实提高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化实训基地的力度,由企业提供实训硬件设施,学校负责教学管理,为学生完成岗前培养提供真实的操作环境。
(三)加大顶岗实习力度
顶岗实习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是检验自己所学知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学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加大顶岗实习力度,为学生提供合适、优质的实习单位,通过真实实训环境的操作、前沿专业知识的吸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日后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智能制造发展快、需求大、前景广,校企合作要以此为契机,做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工作,实现“立足高新区、服务高新区”的办学理念,为苏州高新区、苏州市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